2020年妇产科护理学主管护师高频考点: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2019年11月27日 来源:来学网

  第五节 产前检查及健康指导

  产前检查的时间

  首次产前检查时间从确诊早孕时开始。妊娠28前每4周检查1次,妊娠28周以后每2周检查一次,妊娠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一、病史

  (一)健康史

  个人资料、过去史、月经史、家族史、丈夫健康状况

  (二)孕产史

  既往孕产史、本次妊娠经过

  推算预产期

  按末次月经第1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

  如为阴历,月份仍减3或加9,但日期加15。

  大小月: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注意:2月有28天和29天之分

  二、身体评估

  (一)全身检查观察发育、营养、精神状态、身高及步态。

  (二)产科检查

  1.腹部检查:排尿后,孕妇仰卧于检查床上,头部稍抬高,双腿略屈曲分开,放松腹肌。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视诊、触诊、听诊)

  2.骨盆测量:三个平面五条径线

  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腰骶部米氏菱形窝的上角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18~20cm,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双手抱膝。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8.5~9.5cm,平均值9cm。

  坐骨结节间径<8cm,加测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尾关节),正常值为9cm。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一般足月胎儿可以娩出。

  耻骨弓角度:用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的上面,测量两拇指之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正常为90°,小于80°为异常。

  骨盆内测量: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外阴消毒,检查者戴消毒手套并涂润滑油。

  骶耻内径:对角径,测量时期以妊娠24~36周、阴道松软时进行为宜。正常值为12.5~13cm。

  减去1.5~2cm,真结合径——11cm

  坐骨棘间径(中骨盆)——10cm

  坐骨切迹宽度:如能容纳3横指(约5~5.5cm)为正常,否则属中骨盆狭窄。

  3.阴道检查:妊娠最后一个月以及临产后,应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4.肛诊:可以了解胎先露部、骶骨前面弯曲度、坐骨棘及坐骨切迹宽度以及骶尾关节活动度。

  5.绘制妊娠图:将各项检查结果如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位、胎心率等填于妊娠图中,绘成曲线图,观察动态变化,及早发现及处理孕妇和胎儿异常情况。

  三、心理社会评估

  (一)妊娠早期:评估孕妇对妊娠的接受程度、遵循产前指导的能力、筑巢行为、怀孕过程中与家人和丈夫的关系等。

  (二)妊娠中晚期:评估孕妇对妊娠有无不良的情绪反应。评估支持系统,尤其是丈夫对此次妊娠的态度。评估孕妇的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孕妇在家庭中的角色等。

  四、高危因素评估

  重点评估孕妇是否存在下列高危因素:年龄<18岁或>35岁;残疾;遗传性疾病史;既往有无流产、异位妊娠、早产、死产、死胎、难产、畸胎史;有无妊娠并发症,如心脏病、肾脏病、肝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五、健康指导

  1.异常症状的判断

  孕妇出现下列症状应立即就诊:阴道流血,妊娠3个月后仍持续呕吐,寒战发热,腹部疼痛,头痛、眼花、胸闷,心悸、气短,液体突然自阴道流出,胎动计数突然减少等。

  2.营养指导

  (1)热量:妊娠期热量的需要量增加,每日约需增加0.42~1.26MJ(相当于每日增加100~300kcal)。一般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热量的60%~65%,脂肪占20%~25%,蛋白质占15%为宜。

  (2)蛋白质:足月胎儿体内含蛋白质400~500g,加上胎盘及孕妇子宫、乳房等组织增长的需要,孕妇蛋白质900g。

  (3)矿物质

  1)铁:孕妇的食物中,如铁的含量不足,易致缺铁性贫血。

  2)钙和磷:妊娠后期母体必须吸收和保留钙和磷,才能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D。牛奶含钙、磷较多,其他如肉类、豆类、海产品等。

  3)碘:妊娠期母体和胎儿的新陈代谢率较高,甲状腺功能旺盛,碘的需要量增加。

  (4)维生素:

  1)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维生素A有助于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预防孕妇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皮肤过分干燥和乳头皲裂。动物肝脏、蛋黄、牛奶等均为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品。

  2)维生素C:它对胎儿骨、牙齿的正常发育、造血系统的健全和机体抵抗力等都有促进作用。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较易获取。

  3)维生素B:广泛存在于谷类、动物肝脏、干果、绿叶菜、牛奶、肉、鱼、家禽、黄豆中。孕早期叶酸缺乏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荐妇女在妊娠前3个月最好口服叶酸。

  4)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它对胎儿骨、齿的形成极为重要。除晒太阳外,应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品或制剂,如牛奶、蛋黄、肝脏等。

  5)定期测量体重,监测体重增长情况。

  6)饮食符合均衡。

  3.清洁和舒适。

  4.活动与休息 28周后宜适当减轻工作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每日应有8小时的睡眠,午休1~2小时。卧床时宜左侧卧位。孕期要保证适量的运动。

  5.孕期自我监护 嘱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每小时胎动数应3~5次。凡12小时胎动累计数<10次,或逐日下降>50%而不能恢复者,均应视为胎儿有宫内缺氧,应及时就诊。

  6.药物的使用 尤其是在妊娠最初2个月,是胚胎器官发育形成时期,此时用药更应注意。

  7.性生活指导 妊娠前3个月及末3个月,应避免性生活,以防流产、早产及感染。

  8.识别先兆临产 临近预产期的孕妇,如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规律宫缩(间歇5~6分钟,持续30秒)则为临产。如阴道突然大量液体流出,嘱孕妇平卧,以防脐带脱垂而危及胎儿生命。

  六、围生医学基本概念

  (一)围生期的定义

  我国将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出生体重≥1000g或身长≥35cm)作为围生期。此期内的胎儿、新生儿统称围生儿。

  (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主要为缺氧、早产、畸形、感染和产伤。

  1.母体方面 ①胎盘功能不全时,胎儿生长缓慢、慢性缺氧、甚至死于宫内。②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创伤(如颅内出血)导致死亡。

  2.胎儿方面 ①早产儿并发肺功能不全、进而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②先天性畸形、宫内感染、溶血性疾病等。

  (三)围生期保健内容

  1.孕产妇保健

  ①孕早期:正确判断妊娠、确定孕期、筛选高危妊娠、决定妊娠继续还是终止、进行优生教育、预防致畸。

  ②孕中期:检查胎儿宫内发育,作好宫内诊断、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高危迹象。

  ③孕晚期:定时产前检查,识别高危因素,及时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胎位异常等并发症。监测胎儿宫内发育、胎儿胎盘功能,初步制定分娩方案。

  2.分娩期 加强产时高危因素的监护,提高助产质量,减少产时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

  第六节 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其护理

  一、临床表现

  1.恶心、呕吐 约50%孕妇在妊娠6周左右出现恶心、晨起呕吐等早孕反应,12周左右消失。

  2.尿频、尿急、白带增多 于妊娠初3个月及末3个月明显,是妊娠期正常的生理变化。但应排除真菌、滴虫、淋菌、衣原体等感染。

  3.下肢水肿及下肢、外阴静脉曲张 孕妇在妊娠后期常有踝部及小腿下半部轻度水肿,经休息后消退,属正常现象。若下肢明显凹陷性水肿或经休息后不消退者,应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4.便秘 由于妊娠期间肠蠕动及肠张力减弱,巨大子宫及胎先露部的压迫,加之孕妇运动量减少,容易发生便秘。

  5.腰背痛 妊娠期间由于关节韧带松弛,增大的子宫向前突使躯体重心后移,腰椎向前突使背肌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常出现轻微腰背痛。

  6.下肢肌肉痉挛 是孕妇缺钙的表现,发生于小腿腓肠肌,于妊娠后期多见,常在夜间发作。

  7.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于妊娠末期,孕妇若较长时间取仰卧姿势,由于增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骤然减少,出现低血压。

  8.贫血 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稀释,出现生理性贫血。

  9.失眠。

  二、护理措施

  (一)常见症状的护理

  1.恶心、呕吐 应避免空腹,少量多餐;两餐之间进食液体;食用清淡食物,避免油炸、难以消化或特殊气味的食物;给予精神鼓励和支持。如妊娠12周以后仍继续呕吐,甚至影响孕妇营养时,应考虑妊娠剧吐的可能,需住院治疗。

  2.尿频、尿急 若因压迫引起,且无任何感染征象,可给予解释,不必处理。此现象产后可逐渐消失。

  3.白带增多 嘱孕妇保持外阴部清洁,每日清洗外阴或经常洗澡,以避免分泌物刺激外阴部,但严禁阴道冲洗。

  4.水肿 嘱孕妇左侧卧位,下肢垫高15°,避免长时间地站或坐,以免加重水肿的发生。长时间站立的孕妇,则两侧下肢轮流休息,收缩下肢肌肉,以利血液回流。适当限制孕妇对盐的摄入,但不必限制水分。

  5.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 孕妇应避免两腿交叉或长时间站立、行走,并注意时常抬高下肢;指导孕妇穿弹力裤或弹力袜,避免穿妨碍血液回流的紧身衣裤,以促进血液回流;会阴部有静脉曲张者,可于臀下垫枕,抬高髋部休息。

  6.便秘 应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并多吃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每日饮水量,注意适当的活动。不可随便使用大便软化剂或轻泻剂。

  7.腰背痛 指导孕妇穿低跟鞋,在俯拾或抬举物品时,保持上身直立,弯曲膝部,用两下肢的力量抬起。如工作要求长时间弯腰,妊娠期间应适当给予调整。疼痛严重者,必须俯卧休息(硬床垫),局部热敷。

  8.下肢肌肉痉挛 嘱孕妇背屈肢体或站直前倾以伸展痉挛的肌肉,或局部热敷按摩,直至痉挛消失。指导孕妇避免腿部疲劳、受凉,伸腿时避免脚趾尖伸向前,走路时脚跟先着地。必要时遵医嘱口服钙剂。

  9.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此时若改为左侧卧位,使下腔静脉血流通畅,血压迅即恢复正常。

  10.失眠 每日坚持户外活动,如散步。睡前用梳子梳头、温水洗脚或喝热牛奶等方式均有助于入眠。

  11.贫血 孕妇于妊娠后半期对铁需求量增多,仅靠饮食补充明显不足。应适当增加含铁食物的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豆类等。如病情需要补充铁剂时,可用温水或水果汁送服,以促进铁的吸收,且应在餐后20分钟服用,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二)心理护理。

无锡来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无锡来学教育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无锡来学教育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无锡来学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无锡来学教育—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无锡来学教育(点击进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