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2018中医助理医师【核心必过点】诊断学【别怠慢】--寒热
2017年12月26日 来源:无锡来学教育
来学网寄语——学习和考试,是一种丰满感情状态,当你倾力融入了学习,就会越来越充实,越来好心情,也就拥有了自信,继而拥有了拿证的全部信心和正能量!来学网小编陪你一起复习!下面是来学网小编提供的资料希望能帮到你们!
寒 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景岳全书》“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 调经论》
“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
一、 寒 证
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
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
自身阳虚----虚寒
临床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
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
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二、 热 证
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
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
气郁化火,食积化火
阴虚生内热--虚热
临床表现:
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不宁,
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
干燥,脉数等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医学心悟•寒热虚实阴阳辨》
“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不消水,饮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溺之长短赤白,便之溏结,脉之迟数以分之。假如口渴而能消水,喜饮冷食,烦躁,溺短赤,便结脉数,此热也;假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此寒也”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一)寒热错杂: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同性质的症状
1、上热下寒:如《伤寒论》中的“黄连汤”证
胸中有热,腹中冷痛,黄连汤主之
2、上寒下热: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3、表寒里热:《伤寒论》中“大青龙汤”证
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证
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枝人参汤主之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二)寒热转化
1、寒证化热,
2、热证化寒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三)寒热真假:是指疾病在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症状与本质相反的“假象”
1、真热假寒:“热极似寒”
2、真寒假热:“寒极似热”
证候真假
真热假寒--内有真热,外现假寒
产生机理:邪热内盛,阳气郁而不能外达
临床表现:高热伴四肢厥冷,恶寒或寒战,
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又见口鼻气粗,口
渴引饮,小便短黄,舌苔黄而焦干
证候真假
2、真寒假热--内有真寒,外现假热
产生机理: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盛格阳)
临床表现:身热烦躁,面红如妆,神志躁扰
又见下肢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但
重按无力
1、阴盛格阳重证
徐国珍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置而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窗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要求入井,一医视为热,以大承气汤与服。余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余曰:阳欲暴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观其得水不欲咽,情已大露,岂水尚不能咽而反可咽大黄、芒硝乎?天气燠热,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于是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战嘎齿有声,以重棉和头覆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前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寓意草》清·喻家言)
名案欣赏
分析:
假象——身热目赤,异常大躁,索水,脉洪大;
细诊——得水不欲咽,脉洪大而重按无力;
结论___内有真寒,外显假热,阳虚欲脱
治疗___回阳救逆
寒热真假的鉴别
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
①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是如实的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作为诊断的依据
寒热真假的鉴别
②假象毕竟和真象不同,如假热之面赤,是面色恍白而仅在颧颊上浅红娇嫩,时隐时现,而真热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假寒常表现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却是大热,按之灼手,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真寒是身卷卧,欲得衣被
寒热真假的鉴别
《景岳全书》提出试寒热法:“假寒误服热药,假热误服寒药等证,但以冷水少试之。假热者必不喜水,即有喜者,或服后见呕,便当以温热药解之;假寒者必多喜水,或服后反快而无所逆者,便当以寒凉药解之”
五、寒热与表里的关系
(一)表寒证
(二)表热证
(三)里寒证
(四)里热证
无锡来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无锡来学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无锡来学教育—未来因学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