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突破】2020年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第五章考点(9)
2019年09月29日 来源:来学网考点: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一)宣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二)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政策
(三)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
社会性别是在一个特定社会中形成的对有关男性和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等的观念
配套习题:
1、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一些年轻女性为了照顾孩子,回归家庭,成了全职妈妈,她们负责养育孩子、打理家务,而丈夫则在外工作,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这种现象反映出( )。
A.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B. 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
C. 刻板的性别角色定型
D. 女性权益保护的需要
E. 基于性别的合理分工选择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家庭领域的性别关系既是社会性别关系的微观基础,也是社会性别关系的具体体现。本题中所描述的现象反映出了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刻板的性别角色定型和女性权益保护的需要。
2、外来务工人员小丽怀孕了,社会工作者小宋邀请小丽夫妇参加社区举办的科学育儿与生殖健康讲座。小丽夫妇忙于生计,缺席了这次讲座,并认为没有必要定期做产前检查。小丽夫妇的这种情况,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很常见,针对这些问题,小宋应做的工作是()。
A. 向社区居民传播公共卫生保健知识
B. 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生殖健康保健意识和能力
C. 尊重外来务工人员接受生殖健康教育的自决权
D. 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平等享受医疗保健资源的权利
【答案】B
【解析】妇女生殖健康存在的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社会将妇女的人类生产作为一种私人的事情,因而不能像其他的生产一样给予应有的重视;其次,将妇女当成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无视妇女作为人的权利;最后,社会为妇女生殖健康提供的资源有限,再加上人们包括妇女自身缺乏对生殖健康权利的认识等,这些因素导致妇女生殖健康问题的出现。所以,社会工作者要做的是需要提升她们生殖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3、某中学在招生广告中明确提出:“从我校毕业的学生,男生是绅士,女生是淑女”。该校的培养目标反映了( )。
A. 男女两性的发展特点
B. 男女两性的自我选择
C. 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要求
D. 社会发展对两性的要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为“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之“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作”。根据教材知识点,社会性别是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形成的对有关男性和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等的观念,在人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通过接受教育,男性和女性分别学习如何按照社会关于不同性别的要求和观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对有关男人和女人角色的定型。社会性别社会化的过程深深影响了女孩和男孩以及女人和男人和行为、态度和技能。传统的、定型的社会性别观念规定了男人和女人不同的发展路径,而且男性优越于女性的性别定型认识阻碍了妇女的发展。因此,打破传统的社会性别定型认识,重新反思和认识社会性别,这对妇女的发展、男女平等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本题情境中,该中学将“从我校毕业的学生,男生是绅士,女生是淑女”作为教育培养目标,以符合社会关于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定型,反映了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要求。
4、王先生和刘女士的儿子正在上初中,儿子的教育主要由刘女士负责,随着儿子学习知识难度的加深,仅高中毕业的刘女士觉得对儿子的功课辅导越来越力不从心,随着儿子进入青春期,刘女士与儿子的互动越来越少,刘女士为此很苦恼,向社会工作者小丽求助,依据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理念,小丽能提供的帮助是( )。
A. 提高刘女士的文化素养
B. 教授刘女士与儿子的沟通技巧
C. 增进王先生与儿子的沟通互动
D. 唤醒王先生对儿子的负疚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妇女的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依据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理念,父亲的职责和母亲的职责同样重要,都需要训练。由于传统的社会性别分工,母亲担负着重要的养育子女的任务。当孩子教育出现问题的时候,家庭和社会将责任归因于母亲角色的不当或者母亲素质不高,性别敏感性的妇女社会工作重点不在指导女性当好一个母亲的技巧上,不加重母亲的责任和负疚感,而要强调父亲的参与和家人的配合,重视父亲在亲子关系、儿童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
5、某机构针对娱乐场所的女性开展“生殖健康服务月”活动,为她们进行了健康体检,发现很多人患有妇科病,还有一些人患有性病和艾滋病。针对这种情况,该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的服务措施是( )。
A. 公布艾滋病和性病人员名单,切断感染源
B. 建议公安部门开展对娱乐场所的专项活动
C. 联系医务人员为她们做健康教育和咨询
D. 与患有性病、艾滋病的人个别交谈,提醒其自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针对妇女生殖健康的干预策略。妇女生殖健康的干预的主要服务策略如下:(1)健全具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妇女生殖健康的政策。(2)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妇女为中心”服务策略。(3)建立妇女定期生殖健康检查的制度。A公布,违背了保密原则。B项不符合题意,社工主要是针对娱乐场所的患病的女性提供的服务。D项是个案工作,并且最后一句提醒其自重带有歧视意思。故应选择C。
6、小赵来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哭诉说她丈夫性情粗暴,喜欢抽烟喝酒,且酒后经常打骂她。小赵实在忍无可忍,求助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小赵时,应遵循的干预原则有( )。
A. 私人问题个人负责
B. 关注人身安全
C. 建立专业关系
D. 尊重人格独立
E. 接纳其描述的问题
【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查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有:(1)接纳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受害者。 (2)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3)关注受害妇女的安全。(4)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7、社会工作者小李为一个有婆媳矛盾的家庭提供专业服务。小李了解到,这对婆媳在家务分工、晚辈教育、老人赡养、经济支配等很多方面存在矛盾。经过分析,小李认为,婆婆的“从夫居、养儿防老”观念是导致这对婆媳发生矛盾的深层根源。
小李的上述分析反映了( )对家庭的影响。
A. 传统性别制度
B. 婆媳个人素质
C. 传统性别角色
D. 婆媳两代关系
【答案】A
【解析】 妇女在婚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婆媳关系问题通常围绕孙辈教育、对老人赡养、孝顺等方面,是社会性别问题在家庭中的反映,将婆媳矛盾看成是婆媳个人的素质问题,这样的看法忽视了传统性别制度(从夫居、养儿防老)是导致婆媳容易产生矛盾的深层根源。故A项为最佳选项。
8、长期遭受婚姻暴力的妇女会认为自己应该对施暴者的行为负责,有严重的罪恶感和心理压力。逐渐将暴力行为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否定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够摆脱暴力。导致遭受的婚姻暴力周期性发生。上述现象可概括为“受虐妇女综合征”,其特征包含( )。
A. 低自尊
B. 以暴制暴
C. 暴力循环
D. 暴力转移
E. 暴力正常化
【答案】A,C,E
【解析】 受虐妇女综合征的特征包括:低自尊、暴力循环和暴力正常化。故答案选ACE。
无锡来学教育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无锡来学教育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无锡来学教育—未来因学而变